首页 >> 动态 >

档案的定义和本质属性(档案的定义)

2022-11-25 02:18:10 来源: 用户:满韦世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档案的定义和本质属性,档案的定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  对档案的定义可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1)产生档案的主体和来源。

3、产生档案的主体是各类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表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4、  (2)档案的基本属性原始记录性。

5、原始性是指档案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于立档单位职能活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历史产物,而不是事后编造的。

6、记录性是指:从内容上看,档案所记载的是当时、当地、当事人发生、发现的事物和行为的过程、结果;从形式上看,档案原件具有不可替代的办文特征和时代特色。

7、  (3)档案的价值性。

8、价值性即有用性。

9、档案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历史凭证价值。

10、从档案的基本属性和档案的内容、形式特征看,档案是真实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

11、二是情报信息价值或称参考价值。

12、从档案的信息储备和所反映的内容看,档案信息可供各项工作借鉴、参考。

13、  (4)档案形式的多样化。

14、从记录方式来看,有文字书写(刻铸)、图表绘制、声像摄录、电子数码等;从阅读方式来看,有直读的、机读的;从载体形式来看,古今中外形式多样,如:甲骨、泥板、金属器皿、岩石、竹木、布帛、羊皮纸、纸张、胶片、磁介质、金属片等。

15、  目前学术界关于档案的定义还不统一。

16、一般地,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

17、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 。

18、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

19、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现统一称作“档案”。

20、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

21、“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22、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