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022-12-11 16:10:57 来源: 用户:杭胜生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现阶段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2、流转是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的转换或变更。

3、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学者们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4、(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问题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有必要进行流转,但流转的原因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5、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场化、社会化农业生产要素是土地。

7、如果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建立将是一句家话。

8、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将集体所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包到一家一户,如果不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将被凝固在分散的一家一户上,根本无法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9、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土地的市场化配置,那只有仍继续原来的准行政性分配土地的制度。

10、这种准行政性分配导致的缺点很多,否定了土地流转的经济因素和效益原则,事实上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上步发展。

11、农地的市场化配置将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所必需的。

12、2、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要求对土地的长期投入。

13、为了确保农户对工地长期投入的利僧必须要稳定的土地使用制度并允许土地使用权自主流转,为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中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14、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社会化的需要。

15、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很大程度上禁固了农村劳动力。

16、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基本是该集体的成员才能使用,这样使农村的劳动力只能禁固在特定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

17、并且承包后收入多寡直接关系到农户收入的多寡,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种好承包地,因此,家庭主要成员在农忙时必须回到土地上,仍摆脱不了土地的禁锢。

18、再者因为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和其他以属地原则相关的制度,如户口等,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使转化到其他方面,户口仍在农村“农民永远是农民”这种禁固与土地有密切关系要解除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禁固,第一步必须从改革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入手,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流转制度。

19、使农村劳动既能通过这种制度取得土地承包权,又能通过这种制度将其转让出去同时搞好综合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等,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流转制度是农业生产进上步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现行的按人口平均分包土地的模式。

20、使一家一户的承包地不但面积小而且过于分散不仅制约了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的有效使用,而且耗费人力多、物力多,又使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的水利建设难以进行,从而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工作的全面推进。

21、一方面会种田的种能能手得不到大规模土地供其耕种,另一方即使不会耕种者,无法耕种者也拥有一份土地使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2、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确立农地可流转制度,使会经营土地者得到较大规模的土地,而不善经营者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去搞其他经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3、5、是完善的土地法律制度的需要。

24、《土地管理》第2条第3款规定,土使用权依法转让。

25、然而除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已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则和市场运行机制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汉转尚无成形的法律法规。

26、而早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之初,土地承包经营权就不同程度地自发进入了市场。

27、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自发进入市场所带来的纠纷和混乱表明,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它是当务争。

28、(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设计虽然学者们论述了应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的制度,但现有的法律规定却不是很充分,《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

29、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林、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30、第15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三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31、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则须受让人具有社区成员的身份,非社区成员的个人或组织受让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例外受到严格限制。

32、农业部1994年12月《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在坚持上地集体所有和不设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收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面承包期间。

33、对承包标的物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4、《农业法》第13条规定:“在承包期内经收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转让所承包的土地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也可以将农来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者。

35、”1986年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私自转达、转达包承包合同的。

36、承包合同无效。

37、《担保法》第37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以上这些规定构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的法律渊源,此外还有一些根据这些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8、从以上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在集体组织成员内,经发包方同意,以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的方式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则很严格。

39、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可以抵押。

40、多数学者认为如此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流转范围封闭,社区成员的身份因素对汉转有很大影响,采取债权的汉转方式,使得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顺畅。

41、另有学者认为之所以要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范围,是因为农村生产水平不高,而且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必要这样限制。

42、此外学者们还认为中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不规范,操作无章可循,自发流转现象多,没有统一规范的程序,有很多“口头协调”,纠纷隐患多,影响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

43、而且流转管理落后,(1)缺乏一部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法,(2)没有专门负责农地管理的职能机构,(3)农村土地地籍制制芳尚未全面建立,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采取登记原则。

44、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必须依法登记。

45、这样做:(1)可以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效力。

46、(2)可以维护交易安全。

47、但具体深入的登记机关的设置、登记的程序和方法等并救济化述。

48、此外还应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一不定期的限制1: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49、2:禁止炒卖土地承包经营权。

50、3:规定最低流转面积,避免农地过于分散化。

51、总之,学者们对这一部研究无论的深度,还是从广泛上讲,都需做进上步的努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