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更俗剧院名字由来(更俗剧院)

2022-12-14 19:00:59 来源: 用户:徐薇冰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更俗剧院名字由来,更俗剧院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百年前,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就从艺术审美教育的角度敏感地认识到“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

2、”大凡南通百姓,都不会忘记在桃坞路46号,有一座独特的戏剧文化艺术殿堂——更俗剧场。

3、“更俗”,记忆了张謇先生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大艺术家的友谊交往,更传诵了一位实业家与艺术家联手的佳话;“更俗”,这是张謇先生为南通留下的无数江海文化资源中不可忘却的宝贵人文遗产。

4、1919年张謇先生在欧阳予倩的提议下,创办了旨在培养戏剧人才的伶工学社,张謇先生在南通城西南、桃坞路西端创建的“更俗剧场”,在当时堪称全国一流。

5、剧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厦仿上海新舞台设计,外观呈马蹄形,由观众厅、舞台、四合院演员宿舍和梅欧阁等组成。

6、观众厅分上下两层,1200个座位;舞台设施齐全,设备先进。

7、剧场建立初,张謇力邀京剧大师梅兰芳来通献演他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拿手杰作《贵妃醉酒》,并与欧阳予倩同台献艺。

8、张謇先生主张艺术家应互相携手,互取所长,共同进步,故特在更俗剧场设梅欧阁,以纪念和表扬两位艺术大师的卓越成就和团结合作。

9、梅欧阁设在更俗剧场前台大门的楼上,三间青砖瓦房加东西两个阳台,共约80平方米。

10、张謇先生仿翁同龢字体,亲书匾额“梅欧阁”,并撰书联语一副“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两边壁上用玻璃贮放梅、欧剧照各12幅,梅东欧西,梅的剧照有“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千金一笑”“木兰从军”“嫦娥奔月”等,欧的剧照有“宝蟾送酒”“馒头姑庵”“晴雯补裘”及话剧剧照等。

11、玻璃框上面,则挂梅兰芳到通时的各式照片,即在轮埠、剧场前、濠南别业、候亭等处所摄。

12、梅欧阁窗明几净,清雅脱俗,引来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

13、1920年,张謇先生刻梅欧阁诗录,除张、梅、欧三人的诗歌外,还有各界名流所作,如吕鹿笙、方唯一、曹文麟、张梅庵等,洋洋大观,集一时之盛。

14、梅欧阁纪念馆是中国近代戏剧第一纪念馆,它记忆了张謇先生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大艺术家的友谊,更传诵了一位大实业家与两位大艺术家联手的佳话,梅欧阁不仅在国内戏剧界有深远意义,在国际上亦有广泛影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