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邹承鲁生物课本(邹承鲁)

2022-12-14 23:58:43 来源: 用户:仲妍鸣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邹承鲁生物课本,邹承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923年5月17日(中华民国十二年),邹承鲁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父亲邹东湖是铁路职员。

2、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邹承鲁常随家搬迁,小学期间在沈阳度过。

3、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回关内,到达武汉,读中学。

4、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沦陷,又搬到重庆。

5、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毕业于南开中学高中部;同年,考入设在昆明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化学系,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

6、1946(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年,邹承鲁在招考英庚款公费出国留学生的考试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7、赴英后,师从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D 基林(Keilin)教授 ,从事呼吸链还原酶研究。

8、研究生期间,邹承鲁在国际上最早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单独署名的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

9、并发现细胞色素c纯化后与线粒体结合时在性质上发生变化,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物质。

10、1951年,邹承鲁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1、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邹承鲁与李四光的女儿李林在英国伯恩茂斯海边举行婚礼。

12、 1951年回国,邹承鲁与王应睐及汪静英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并发现其辅基为与蛋白部分共价结合的FAD,这是一个被发现与蛋白质共价结合的FAD辅基。

13、此外,他们对呼吸链及其他酶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为中国酶学及呼吸链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15、1958年,邹承鲁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

16、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17、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集体获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7年求是奖。

18、 1979年,邹承鲁发现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活性部位形成荧光衍生物的工作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这是“文革”后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1年,邹承鲁首次在科学界提出“科研道德”问题。

20、“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可是有的人却弄虚作假,用以追逐名利。

21、个别人甚至不择手段剽窃他人成果,就更令人不能容忍。

22、” 2001年,在“核酸风波”中,邹承鲁提出核酸营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还公开指责生化学会一位副秘书长为核酸营养品作商业宣传。

23、 2003年,邹承鲁在中国科协年会总结了中国科学工作者违背学术道德的七宗罪:伪造学历、工作经历;伪造或窜改原始实验数据;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贬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

24、 2006年11月23日,邹承鲁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3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