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北京官话视频(北京官话)

2022-12-29 00:08:41 来源: 用户:袁旭蓓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北京官话视频,北京官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民国初年制定的老国音是一种不南不北的人工读音,用的是北京话的调值(音高),但又保留了南方话的入声。

2、而且国语唱片灌制的时候请的赵元任先生,他用的又是南京入声。

3、虽然老国音还有一些不同于平常说话的发音,但普通人耳朵没那么讲究,老白姓听起来就和江淮地区打官话时的腔调也差不多。

4、打个比方,李鸿章是合肥人,翁同和是常熟人,一个说江淮话,一个说吴语,但若是都照着老国音似的咬字说话,听上去还真难分辨,并且口音上是偏向李鸿章的。

5、试想一个江南地区的学生,在学堂里学了一口这样的话回家来,父母听到什么心情?所以老国音甫一公布就遭到江南地区的强烈排斥。

6、公开的理由是老国音标准不明确,不宜于教学,并举了什么“掀翻大菜台”、“教员相打,县知事作揖”的狗血事件以壮声势,强烈要求废除尴尬的老国音,明确定立之前被自己亲手否定的北京音为标准。

7、最后政府听从了江南地区的建议,愉快地扶正了北京音。

8、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雅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

9、六朝即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明朝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从南京北调40万人口,超过北平原有人口。

10、清入主中国,旧北平话逐渐演变形成了北京话。

11、清雍正六年设“正音书馆”,以北京官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行,以后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场主流的标准语,有人也称之为北方官话,和被称为南方官话的南京官话相对应。

12、清末进行国语编审,民国初年拟定国音,“京国之争”以后实行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新国音,自此以北方官话为蓝本的国语(普通话)成为中国官方标准语言。

13、随著现代教育、传媒的普及发达,当代的北京官话 - 普通话,在华语圈有向各种方言渗透的趋势。

14、境内外各种关于汉语发展史的研 究论著一致指出,汉语语音在宋元易 代前后发生过一次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15、北方原金朝统治区内的主流语言较之北宋时的官方语言产生了如下 差异:全浊音声母依据声调(原声 调)转化为阿尔泰语系中相对应的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与入声有紧密关联的复杂的辅音韵尾归并转化,成为简单的元音韵尾和鼻音韵尾,入声在北方从此消亡; 清代女真族第二轮涌入中原,进一步胡化华北官话的语音,大量清洗官话中的古汉语词汇,致使言文脱离现象日趋严重,最终奠定今天北方汉语以及日后的普通话的基础。

16、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

17、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1]  朝峰片、石克片四片。

18、使用人口约1500万。

19、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

20、其中,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21、普通话标准音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北京话根本不是普通话,那是北京方言。

22、不服的差历史,中央台有纪录片也有播放,最正宗的普通话样本,源自于承德的滦平,不服来辩!!!!话不多说……诸位查查普通话标准吧~怎么就北京官话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