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冬至要吃什么最好(冬至要吃什么)

2022-12-29 16:35:47 来源: 用户:米之子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冬至要吃什么最好,冬至要吃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提起冬至,我们其实并不陌生。

2、在二十四节气里也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3、冬至被称为“冬节”,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重要性,民间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

4、冬至要吃的食物。

5、当然,这还用说吗,每年的冬至日不都吃饺子吗?民间有一句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6、”那么吃饺子又有何渊源呢?传说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他在长沙当太守期间经常坐堂开诊,施药救人。

7、后来辞官回乡途中,看到饥民流离失所,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坏了。

8、于是,他灵机一动,将羊肉混同一些驱寒药材放进锅里一起熬煮,然后将之切碎,并用面团包成耳朵形状。

9、煮熟后,分给灾民们食用,就这样,灾民们在寒冬能够吃到如此暖胃的食物,再也没有出现冻坏耳朵的现象。

10、由于这种食物酷似耳朵,故而人们称之为“娇耳”。

11、后来,又有了“饺子”的称呼,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重要食物。

12、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

13、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

14、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15、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

16、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17、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18、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

19、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20、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21、耳朵的穷百姓。

22、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23、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24、分给乞药的病人。

25、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26、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

27、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28、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29、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30、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31、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32、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33、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34、吃饺子。

35、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习俗了,冬至到吃饺子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了。

36、冬至前几天的超市中,面粉饺子粉什么的也是最畅销的。

37、如果家里人多,还会多包几种馅儿的饺子。

38、小孩子还会希望吃到带糖果或者其他有趣的馅儿的饺子。

39、喝羊肉汤。

40、据说是从汉代的大将军樊哙那里传来的。

41、冬季多吃羊肉有利于身体内火旺盛,抗寒有效,是冬季饮食首选。

42、在山东一些地方,冬至喝羊肉汤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43、冬至吃什么?各地风俗不同,吃什么就有所不同。

44、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45、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吃饺子,在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46、汤圆,饺子,羊肉波,各个地方不一样,成都吃羊肉汤其实各地的风俗也不同,但是大部分地区在冬至都吃饺子的,呵呵,传说这一天不吃饺子的话就会冻耳朵哦。

47、但我们家那块儿在冬至是吃一些豆子之类的。

48、呵呵。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