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管鲍之交翻译7年级上册(管鲍之交翻译)

2023-01-23 16:53:33 来源: 用户:温承莲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管鲍之交翻译7年级上册,管鲍之交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白话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2、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

3、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4、不久,鲍叔牙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5、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

6、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7、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8、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

9、我曾经为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10、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

11、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

12、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13、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

14、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15、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

16、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17、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

18、”“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

19、”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

20、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21、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22、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23、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

24、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

25、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

26、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27、”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

28、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29、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30、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

31、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

32、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33、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

34、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

35、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侯。

36、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

37、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

38、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

39、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能扬眉吐气。

40、当我在囚禁之中时候,那些人不了解我。

41、你既然已经觉得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让我在囚禁之中”晏子便请他进屋并待为贵宾。

42、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

43、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44、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

45、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

46、”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

47、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

48、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49、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

50、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51、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

52、”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简介《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53、 司马迁略去了二人的主要事迹,而“论其轶事”。

54、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

55、作者惨遭李陵之祸身受腐刑,平生所交不为一言,故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无不是借题发挥。

56、来抒发自己的胸怀。

57、“管鲍之交文言文翻译: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58、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59、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60、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61、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62、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63、管仲被录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