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长安新CS75及其动力如何?

2021-11-19 14:17:04 来源: 用户: 

说实话,我觉得高原试驾对人和车都是考验,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第一,缺氧真的很难受,状态就像是蹲在厕所的那一瞬间呆着一样,心态会降低。第二辆车也是如此。缺氧使动态评估不准确。由于气压的变化,轮胎压力实际上需要重新调整,否则振动过滤会不准确,但很多厂家会忽略这一步。新款CS75的试驾是在海拔3300米的云南香格里拉进行的,我的试驾评价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希望以后能在广州再试试我的车。回到新款CS75,严格来说属于中期改款车型,但新增的地方还是不少,厂家也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

理顺产品线取消正式降级有什么问题?

[长安CS55]

CS75后期,经过几次官方降级,入门价已经降到了7.98万。这很尴尬,说明CS75的价格和CS55重叠了。这次厂商推出新车型,不仅是为了让CS75保持新鲜感,也是为了理顺品牌内部的车辆定位。新款CS75将起步价带回了原来的9.98万,竞争对手也从经典的H6换成了博越和RX5。仔细回顾新款CS75入门级车型的配置,作为标配的东西确实比老款多。但是,就像我一直说的,只谈性价比不谈入门价就是耍流氓。CS75这次涨价应该很有说服力。光有配置是不够的。必须从产品实力方面来解释,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外观变化集中在前格栅和尾灯上。至于好看不好看,那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长安这几年的车型,除了最近的逸动XT,都是有争议的。

这辆马车至少能开一年。

这次长安特意强调了内饰,用了“豪华座舱”几个字,这是涨价的最大底气。说豪华有点夸张,但科技感很有优势。空调面板采用触控,包括别克等合资品牌。触摸控制经常使盲目操作变得困难。CS75在这方面处理的非常好,温度和风量都保留了物理按键,物理按键的设计与面板非常协调,没有任何突兀感。

车厢里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玩,仪表和中控屏可以联动。中控面板中的音乐、导航等功能,你可以用三个手指向左扫一扫,就能“扫”进仪表界面。尤其是导航地图,可以直接在全液晶仪表上查看。但是切换全液晶仪表的驱动模式时,过场场景有点长,中间会延迟观察速度值,建议厂家后期改进。

新款CS75采用了电子变速杆。就像我之前在视频里说的,实际上切换反应很慢。有时候换挡后,踩油发现齿轮还没反应也是很自然的,再等一会儿。P block也做了触摸感应,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是logo太小了,每次都要找。

这种日常使用需要给一些耐心条,其实是自动泊车的埋伏笔。即使算上合资车,新CS75在自动泊车的自动化方面也绝对能站在前列。自动泊车过程不需要自己前后切换,结束后会自己去P挡。自动停车后,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归根结底,这是法雷奥自动泊车系统的升级。DS7试驾前,工厂表示未来会通过刷程序升级类似功能。新款CS75可以用按键控制前后移动。遇到障碍物时,会启动预碰撞系统刹车。对应的实际场景是在停车场。如果你旁边的车离你的驾驶侧太近,你不需要回顾你的身材,只要拿出钥匙,让车开出去,优雅地上车。

除了自动泊车之外,新款CS75的语音控制也在同级中向前迈进了几步。在荣威车型试驾前,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天窗、雨刮器等机械部件,已经有了惊喜感。新款CS75将语音控制领域扩展到了驾驶部分。进入自适应巡航状态后,可以通过语音改变车速。说实话,声控没有手指压方向盘那么快,说明声控的趋势更多,然后会更多的结合自动驾驶。

虽然这是一款改款车,但新款CS75在多媒体功能方面会有很多前瞻性的点。以前自主品牌喜欢堆砌配置,现在大家配置丰富度同质化严重。厂商/供应商开始深挖使用场景,在用户体验方面,无疑会越来越给大家一种“有意义”的感觉。

机械部分保持老水平,动力系统的响应还是需要注意的。

底盘部分,新款CS75和老款基本一致。我之前在测试旧1.5T车型的时候也说过,和我最早的2.0L手动CS75相比,长安工程师明显重新调整了底盘。主要提升点在于悬挂动作变得轻巧快速,能够快速适应路面平整度的变化。对于中式建筑路面来说,在没有粗暴机械冲击的情况下,踩下油门冲向那里,无疑是一辆“国情车”。

当天试驾特意走了一段爬坡的碎石路,被认为是普通用户能遇到的最差道路。对于轻越野路面来说,CS75底盘依然有长途跋涉的优势,不容易有硬冲击,但此时车身的晃动幅度增大。当然,这是一辆城市SUV,在这种路面上没必要纠结太多。

最近引起很大噪音的一件事是,一些车型在北方冬季会增加机油。机油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冷的时候,汽油喷在气缸壁上太多,温度不足以蒸发掉,所以流到下面的油池。新款CS75采用了全新的1.5T发动机,动力和扭矩值略有提升。至关重要的是,在一个冲程中,汽油最多可以喷射五次,这意味着每次的喷射强度不需要太多,从而减少了汽油喷到气缸壁上的情况。这个方法有多有效?还是用车时间长?

能知道。

很可惜的一点,这次试驾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新车很多表现不具备普遍性。之前开老款CS75 1.5T时,爱信6AT尽管很顺,但降挡响应则为此做出妥协,反应偏慢。虽然用爱信6AT的车型,换挡普遍都偏慢,但在新CS75上表现则更为明显。哪怕不是地板油那种幅度的加速,有时压1/3油门做中度提速,也要在那里耐心等待。这次高原驾驶也有这种情况,我也不好下结论,这是不是跟高海拔的低氧含量有关。还是等回到广州,有机会拿到新车,再给大家试驾一次,再给出最终结论。

产品提升,是否对得起价格提升?

暂时来看,我觉得对得起。新CS75虽然外观没有焕然一新的新鲜感,但是内饰档次感,以及科技配置方面,不会输给博越、RX5。别看这台车推出有一段时间,其实工程师不断进行微调,轻而准的转向,以及柔韧的底盘,驾乘品质也对得起价格。为何说这种状态是暂时?因为文中提到的科技装备提升,很多其实是归功于供应商。不难遇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其它自主品牌会快速进行跟进。彼时新CS75在科技感上的优势,有可能就不会那么突出。综上所述,我们最终给予新长安CS75“值得推荐”的评价。

【长安CS75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科技装备强大;滤振柔韧;内饰有档次感;

主要短板:性价比没老款高;动力系统响应偏慢;电子挡杆辨识度有待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