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什么意思】“鹤鸣九皋”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高洁之士的名声远播,或指隐居之人的才德被世人所知。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中的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意思是:仙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了荒野之外。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鹤 | 一种象征高洁、长寿的鸟类,常被用来比喻君子或贤人。 | 《诗经》 |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品德高尚之人 |
鸣 | 叫声、发声,引申为显露、传播。 | 《诗经》 | 表示声音传出,或名声远扬 |
九皋 | 深泽、沼泽深处,象征隐逸之地。 | 《诗经》 | 引申为隐居、不为人知的地方 |
鹤鸣九皋 | 整体含义是:仙鹤在深泽中鸣叫,声传四方。 | 《诗经·小雅·鹤鸣》 | 常用于比喻贤者虽隐居,但其名声远播 |
二、成语释义与引申意义
“鹤鸣九皋”原意是描述仙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远方,后来引申为:
- 贤人虽隐居,其名自显:即使身处偏僻之地,只要德行高尚,终会被世人知晓。
- 高洁之士,声名远播:比喻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即使不张扬,也会被人敬仰。
- 寓意深远,象征清高:常用于赞美那些淡泊名利、品行端正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例子 | 说明 |
文学作品 | “他虽隐居山林,却鹤鸣九皋,声名远播。” | 赞美隐士的高洁与名声 |
社会评价 | “这位老教授虽不善张扬,但鹤鸣九皋,深受学生敬重。” | 表达对学者的尊敬 |
个人修养 | “做人应如鹤鸣九皋,不求显赫,但求清正。” | 用于自我勉励或劝诫他人 |
四、总结
“鹤鸣九皋”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精神和“高洁品德”的高度概括。它表达了古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文学中“以物喻人”的艺术手法。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重视内在修养,追求真才实学,而非浮华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