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期间驾驶证能扣分吗】在驾驶证的“实行期间”,即驾驶证处于有效期内,驾驶人是可以被扣分的。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只要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交通法规,如超速、闯红灯、违规停车等行为,都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其中包括记分处理。
下面是对“实行期间驾驶证能否扣分”的总结与说明:
一、
驾驶证在有效期内(即“实行期间”)是允许被扣分的。只要驾驶人存在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驾驶人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扣分、罚款、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措施。因此,在驾驶证有效期内,驾驶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因违法而被扣分。
二、表格说明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实行期间”指驾驶证处于有效期内,可正常上路行驶的阶段。 |
是否可以扣分 | ✅ 可以扣分 |
扣分依据 | 驾驶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如超速、闯红灯、未按规定让行等。 |
扣分标准 | 根据违法行为类型,扣分分为12分、9分、6分、3分、2分、1分不等。 |
扣分后果 | 扣满12分需参加学习并考试;累计12分以上可能面临暂扣或吊销驾驶证。 |
扣分记录 | 通过交管12123平台或当地交警部门查询个人违章及扣分情况。 |
扣分有效期 | 扣分记录长期有效,但每周期(12个月)内清零一次。 |
三、注意事项
- 驾驶人应定期查看自己的驾驶证状态,确保无异常扣分。
- 若对扣分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 避免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高风险行为,减少被扣分的可能性。
总之,在驾驶证的有效期内,驾驶人仍然可能因违法行为被扣分。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是每位驾驶员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