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全责怎么赔偿】在交通事故中,若驾驶员发生事故后选择逃逸,并且被认定为全责,那么其需承担的赔偿责任将更为严重。逃逸行为不仅会加重法律责任,还会对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损失。本文将从赔偿范围、法律后果及赔偿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赔偿范围
当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并被认定为全责时,肇事者需承担以下赔偿项目:
赔偿项目 | 内容说明 |
医疗费用 | 受害人因事故受伤所产生的一切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手术、药物等。 |
误工费 | 受害人因伤无法工作而减少的收入,需提供工资证明或收入记录。 |
护理费 | 若受害人需要专人护理,应支付相应的护理费用。 |
交通费 | 受害人为治疗或处理事故产生的合理交通费用。 |
精神损害赔偿 |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法院可能判决肇事者赔偿精神损失费。 |
财产损失 | 车辆或其他财产因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坏,需评估并赔偿。 |
死亡赔偿金 | 若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需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
被扶养人生活费 | 若受害者有未成年子女或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需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 |
二、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属于违法行为,除民事赔偿外,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处罚:
- 行政处罚:吊销驾驶证、罚款等;
-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33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保险拒赔: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通常不予理赔,所有赔偿由肇事者自行承担。
三、赔偿流程
1. 报警处理: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调查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2. 伤者救治:第一时间送医,保留相关医疗票据;
3. 责任认定:交警根据现场证据判定责任,若逃逸则直接认定为全责;
4. 协商赔偿:与受害人协商赔偿金额,尽量达成一致;
5. 诉讼解决:如协商不成,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6. 执行赔偿:法院判决后,肇事者需依法履行赔偿义务。
四、注意事项
- 及时报案:即使逃逸,也应尽快自首,争取从轻处理;
- 保留证据:包括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医疗记录等;
- 法律咨询: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与义务;
- 保险理赔:若未逃逸,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逃逸后一般不适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违法,而且在赔偿方面也会带来更重的负担。因此,发生事故后应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承担责任,避免因逃避而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