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面包车】在国产汽车发展史上,松花江面包车曾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车型。作为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轻型商用车的典型代表,它承载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出行记忆和工业发展的印记。本文将对“松花江面包车”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特点与历史背景。
一、
松花江面包车是由哈尔滨汽车制造厂(现为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73年研制并投入生产的轻型载货汽车。该车型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修方便而深受当时市场欢迎,广泛用于城市运输、农村物流以及个体经营等领域。
松花江面包车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当时的国情和技术水平,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虽然外观较为朴素,但其耐用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一代人心中的“老车经典”。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松花江面包车逐渐被更现代化的车型所取代,但其在中国汽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二、松花江面包车主要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车型名称 | 松花江面包车 |
| 生产厂家 | 哈尔滨汽车制造厂(现哈飞) |
| 首次生产时间 | 1973年 |
| 车型类别 | 轻型载货汽车 / 面包车 |
| 发动机类型 | 汽油发动机(早期型号) |
| 动力输出 | 约30-40马力 |
| 车身结构 | 箱式货车,前驱设计 |
| 使用场景 | 城市运输、农村物流、个体经营等 |
| 特点 |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耐用性强 |
| 优势 | 经济实用、适合低速行驶、维护成本低 |
| 劣势 | 外观陈旧、安全性较低、动力较弱 |
| 市场地位 | 曾是中国轻型商用车的重要代表 |
| 退出时间 | 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停产 |
三、结语
松花江面包车虽已不再生产,但它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如今,虽然市场上已有更多现代化的车型替代它,但“松花江面包车”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依然值得我们回顾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