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   正文

辽大银杏节(辽大)

导读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辽大银杏节,辽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辽宁大学在沈阳的话,应该比不上东

大家好,小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辽大银杏节,辽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辽宁大学在沈阳的话,应该比不上东北大学,要知道东北大学是沈阳唯一一所985工程的学校,辽宁大学偏文一些,而东北大学则偏理工,辽宁大学和沈阳农大,沈阳工大以及中医科大等都属于差不多的学校都属于二本院校,虽然辽宁大学看这名字够响亮,但是其师资力量还是与东北大学有很大差距的。

2、不过最近几年辽宁大学的发展势头也是很凶猛,在辽宁来说应该也算是综合类型的大学了。

3、在理工,财经法律,管理艺术等专业都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很多专业现在已经开始偏向一本录取分数线了。

4、辽宁大学地处沈阳,可以说属于东北,空气来说还是比较干燥的,环境还可以,沈阳的大学有不少,你说在辽宁大学,你也能够感受到那种文化的底蕴,辽宁大学的建筑设施,教学楼,宿舍楼什么的都显得比较旧了,当然在会让人觉得比较有年代感吧!不过教学楼或者宿舍楼里面的设施还是很好的,辽宁大学有新校区和老校区,老校区当然就比较旧一点,新校区的设施什么的还是比较新的,而且还很有现代感,毕竟新学校相关方面的设施也是很完善,老校区是那种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很有过去的那种怀旧的感觉,设施一般吧,新校区就会让你感觉到一种新鲜感和现代感。

5、向左转|向右转辽宁大学的学风还行吧,听说这个学校学校管的比较松,没有强制性的自习以及各种早操,大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不过考试还是要过的,因为你修不到学分就无法取得相应的学士证,毕竟你考进一所大学,修身什么的还是在于自己。

6、还有一点是辽宁大学也是211工程学校,可以说是省属重点学校了,最近两年的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在一本分数。

7、我会从学习(专业师资力量、就业方向)、校园文化(学生会、社团)、日常生活(宿舍、食堂、图书馆、校园环境)、其他所有跟大学有关的信息 几个方面来介绍下辽大。

8、(所有图片均来源于10年前的渣像素和渣技术,但贵在真实,别喷~)向左转|向右转一、学业学习因为本硕都在文学院就读,这里重点介绍文学院(2015年左右,辽大新闻和广告专业从文学院拆分出来,独立成为新闻传播学院,所以下文所说的新闻专业师资力量也包含了这个学院)。

9、其他学院只是略略了解,如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聊。

10、辽大的文科一直是东北地区比较有名气的,尤其是文学类的专业,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打的好底子。

11、那个时候辽大曾经是朦胧诗的主要阵地,很多师生都在新生代的文坛上有过声音——先锋、独立、有见解。

12、文学院的院训叫“斯文不坠”,大一的时候听到还是相当有认同感的。

13、当年新闻专业教我课程的老师,年纪比较大的教授,大多是经历过辽大文学的巅峰期的,他们的风格大多比较犀利独特,授课风格属于天马行空系,也许这堂课开始时他说我们讲希腊神话中的恋母情节,但最后下课之前,大家讨论的其实是某首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神话引用不当。

14、个人非常喜欢他们的课,大学不是照本宣科,我一向对那些念PPT的老师敬而远之。

15、所以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几位,文然老师、刘铁老师、徐朝信老师都属于天马行空系的,听他们讲课,可以看见很大的世界。

16、青年一代的老师,大多是辽大本科毕业,研究生、博士阶段考到北大、中传、南大等名校,学成后归校教书。

17、这样的老师都比较有书卷气,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可以给你讲很多学术方面的知识。

18、当年我喜欢上社会学,不止喜欢这门课,更多是因为喜欢授课的周福岩老师(安利下我的学术男神,~(@^_^@)~)到今天,我的专业知识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从事的行业也跟这个没多大关系),但老师们课堂上讲的奇闻轶事倒是记得清楚,以及被学院的氛围感染,一笔字练得还算能看。

19、总的来说,辽大的新闻和中文在省内还是比较受认可,在省内各种传媒、文化机构、公务单位挺吃得开,我的同学们不少都走了这样的路,尤其在沈阳,我当年从学校出来也是直接入了腾讯地方站,做了2年多的人物记者,且出门采访遇到的同行基本都是校友。

20、二、校园文化辽大学生有两大组织: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

21、学生会又分校会和院会。

22、社联是校园内各种社团的管理部门,具体的部门如今和我当年肯定不一样了,不赘述。

23、另外每个学院都有党支部和团支部,也有学生任职。

24、还有广播台和校报两大校内传媒。

25、想说说这些社团组织的氛围,讲真这是大学生活中唯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

26、简而言之,官僚气有点重。

27、也许你会说,学生会这类的组织本身就是个小社会,就是让人早点到体会到社会历练的。

28、我也认可,但在一个功利性过于强的环境里,大家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而是去巴结老师,获得自己的利益(保研、奖学金),说实话不如躺寝室里多看几本书、哪怕打几局排位赛呢~我所听过的各种社团组织里的奇葩和糟粕事,足以写一部狗血的国产青春剧了。

29、但社团也并非一无是处,你可以在这里有这样几种有趣的收获:认识很多其他学院的朋友(相信我,很重要!!)2、和老师们有更多接触,不功利的说,这对于你个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好处的3、有为数不多的可以出去见世面的机会4、最重要的一点:找到一个男/女朋友,享受一次大学的恋爱,然后别那么在意结果,经历过就好(别笑,过来人很严肃的跟你讲)这部分有我个人观点,且只对辽大,至于到底是怎样的,见仁见智,杠精请走开。

30、三、日常生活辽大的文科专业本科生普遍都在蒲河新校区,虽然地点偏僻,但胜在天辽地大,硬件各方面都超赞。

31、崇山校区是理科专业本科生、硕、博、留学生的地盘,老校区,在市内,挺有大学的学术氛围。

32、向左转|向右转我本科在蒲河,C3宿舍237。

33、4人一寝,上床下桌,相当舒坦。

34、传说蒲河校区的宿舍楼排列是按照八卦的形状排列的,正中的那个宿舍楼前有个下沉小广场(前男友、现男友都住那),很多文娱活动都会在这里,另外也是个晒被子的好去处。

35、向左转|向右转蒲河只有一个食堂,口味偏北方,作为北方人觉得味道相当赞,大概也是年纪小觉得啥都好吃,直到今天想起2楼的砂锅面、3楼的烀饼和韩式土豆汤还会条件反射的咽口水。

36、如果这些没法满足你,请下楼到聚餐御用餐馆——川流不息、京华肥牛、温度豆捞……向左转|向右转蒲河的图书馆很大,藏书偏文科,想当初我也是横扫了5楼小说区的。

37、环境也不错,外面的走廊可以晨读,期末考试的时候占一块地方背书堪比抢春运车票。

38、新校区整体感官是大、新,09年大二刚谈恋爱那会,我们想找个高一点密一点的小树林都没有,谈恋爱都是在路边休息凳上接受所有夜跑同学的目光洗礼。

39、10年过去了,很多地方应该完善不少,至少树是长高了。

40、日常晚间自习可以在博文楼占个座位(悄悄说,博文楼两侧的楼梯晚上很安静,可以去那聊天的说~也许还能在墙上看见多年前谁和谁的海誓山盟)向左转|向右转————————我是本硕分割线——————硕士阶段搬到了崇山老校区,二舍314,6人一寝,上下铺,和本科的差距,emmm,这么说吧——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用语言形容入学那天打开宿舍门时,那种日了狗的心情。

41、也没办法,后来也慢慢适应了。

42、虽然老校区的所有楼里总有股子老楼特有的味道,但胜在阳光好。

43、东北有雪的日子里,蕙星楼的教室是一个非常有滋味的存在。

44、向左转|向右转崇山的桃李园食堂,也不提了。

45、哦对,留学生食堂的炸蘑菇倒是挺好吃,很长一段时间,是这道菜拯救了我的胃。

46、读研的时候很少去这边的图书馆,因为大多数的专业书籍还是在新校区图书馆里,所以没啥印象。

47、崇山校区我呆得短,且有一个非常恶劣的第一印象,实在客观不起来。

48、可是得承认,这里是辽大的根,几十年的底蕴都在这的一树一花中,说不好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但走在校园里会觉得很舒服、很有生活气息。

49、值得一提的是,辽大的银杏路也算是辽沈一景了,每年深秋,全沈阳的人都恨不得来着拍照发朋友圈:举着纱巾的大妈和穿着朋克的少女有很奇异的和谐感。

50、向左转|向右转四、其他你也许会想知道的蒲河校区偏文科,女多男少,但是也别担心看不到男生,艺术学院小哥哥你值得拥有。

51、实在不行,出校门右转,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不谢!2、崇山校区当年是有国防生的(不知现在还招生不),早上和傍晚小哥哥们都会穿着迷彩服绕校园跑步,还是——挺养眼的3、蒲河校区08年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原,如今所在的正良村也从城乡结合部变成了正良CBD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4、崇山校区出门就是沈阳很有名的北行一条街,逛街购物看电影、书店网吧电脑城,四通八达5、蒲河校区文华楼旁边有个圆形的广场,站在最中间的圈里,大声说话可以听见自己的回声(别问我为啥。

52、)6、崇山校区临着崇山路的那排栅栏,靠近假山附近有个缺口,如果回来晚了可以试试(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53、)7、蒲河校区博雅楼后身有个映雪湖,夏天的时候可以去那拍照,阳光温暖,水波温柔的那种(点赞超过100,我就晒一波毕业照)8、崇山校区有很多小松鼠和流浪猫,千万别惹他们,如果被抓伤了,四院急诊狂犬疫苗了解一下吧!向左转|向右转9、别太拿学长学姐的话当回事了,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就好~辽大算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吧,一个一腔热血想要当记者、改变世界的中二少女在这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独立生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经历也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爱情,鼓起勇气面对大人的世界。

54、我们这个学校没什么大名气,我也不是学霸,可再平凡的青春也是你最好的年华,也该有它的光芒万丈。

55、愿你有段美好的大学生活~辽宁大学在沈阳的话,应该比不上东北大学,要知道东北大学是沈阳唯一一所985工程的学校,辽宁大学偏文一些,而东北大学则偏理工,辽宁大学和沈阳农大,沈阳工大以及中医科大等都属于差不多的学校都属于二本院校,虽然辽宁大学看这名字够响亮,但是其师资力量还是与东北大学有很大差距的。

56、不过最近几年辽宁大学的发展势头也是很凶猛,在辽宁来说应该也算是综合类型的大学了。

57、在理工,财经法律,管理艺术等专业都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很多专业现在已经开始偏向一本录取分数线了。

58、辽宁大学地处沈阳,可以说属于东北,空气来说还是比较干燥的,环境还可以,沈阳的大学有不少,你说在辽宁大学,你也能够感受到那种文化的底蕴,辽宁大学的建筑设施,教学楼,宿舍楼什么的都显得比较旧了,当然在会让人觉得比较有年代感吧!不过教学楼或者宿舍楼里面的设施还是很好的,辽宁大学有新校区和老校区,老校区当然就比较旧一点,新校区的设施什么的还是比较新的,而且还很有现代感,毕竟新学校相关方面的设施也是很完善,老校区是那种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很有过去的那种怀旧的感觉,设施一般吧,新校区就会让你感觉到一种新鲜感和现代感。

59、辽宁大学的学风还行吧,听说这个学校学校管的比较松,没有强制性的自习以及各种早操,大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不过考试还是要过的,因为你修不到学分就无法取得相应的学士证,毕竟你考进一所大学,修身什么的还是在于自己。

60、还有一点是辽宁大学也是211工程学校,可以说是省属重点学校了,最近两年的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在一本分数。

61、恰好今年已经是入学10年了(很不情愿地暴露年龄)。

62、算下来,08年-14年整整6年时间,蒲河和崇山见证了我平凡的青春。

63、从这个角度讲,该好好谢谢辽大。

64、言归正传,先介绍下自己:2008-2012年 文学院 新闻学专业2012-2014年 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专业本硕阶段辽大的两个校区都呆过,曾经也算是个学生会小干部,也是个老油条了~我会从学习(专业师资力量、就业方向)、校园文化(学生会、社团)、日常生活(宿舍、食堂、图书馆、校园环境)、其他所有跟大学有关的信息 几个方面来介绍下辽大。

65、(所有图片均来源于10年前的渣像素和渣技术,但贵在真实,别喷~)一、学业学习因为本硕都在文学院就读,这里重点介绍文学院(2015年左右,辽大新闻和广告专业从文学院拆分出来,独立成为新闻传播学院,所以下文所说的新闻专业师资力量也包含了这个学院)。

66、其他学院只是略略了解,如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聊。

67、辽大的文科一直是东北地区比较有名气的,尤其是文学类的专业,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打的好底子。

68、那个时候辽大曾经是朦胧诗的主要阵地,很多师生都在新生代的文坛上有过声音——先锋、独立、有见解。

69、文学院的院训叫“斯文不坠”,大一的时候听到还是相当有认同感的。

70、当年新闻专业教我课程的老师,年纪比较大的教授,大多是经历过辽大文学的巅峰期的,他们的风格大多比较犀利独特,授课风格属于天马行空系,也许这堂课开始时他说我们讲希腊神话中的恋母情节,但最后下课之前,大家讨论的其实是某首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神话引用不当。

71、个人非常喜欢他们的课,大学不是照本宣科,我一向对那些念PPT的老师敬而远之。

72、所以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几位,文然老师、刘铁老师、徐朝信老师都属于天马行空系的,听他们讲课,可以看见很大的世界。

73、青年一代的老师,大多是辽大本科毕业,研究生、博士阶段考到北大、中传、南大等名校,学成后归校教书。

74、这样的老师都比较有书卷气,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可以给你讲很多学术方面的知识。

75、当年我喜欢上社会学,不止喜欢这门课,更多是因为喜欢授课的周福岩老师(安利下我的学术男神,~(@^_^@)~)到今天,我的专业知识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从事的行业也跟这个没多大关系),但老师们课堂上讲的奇闻轶事倒是记得清楚,以及被学院的氛围感染,一笔字练得还算能看。

76、总的来说,辽大的新闻和中文在省内还是比较受认可,在省内各种传媒、文化机构、公务单位挺吃得开,我的同学们不少都走了这样的路,尤其在沈阳,我当年从学校出来也是直接入了腾讯地方站,做了2年多的人物记者,且出门采访遇到的同行基本都是校友。

77、二、校园文化辽大学生有两大组织: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

78、学生会又分校会和院会。

79、社联是校园内各种社团的管理部门,具体的部门如今和我当年肯定不一样了,不赘述。

80、另外每个学院都有党支部和团支部,也有学生任职。

81、还有广播台和校报两大校内传媒。

82、想说说这些社团组织的氛围,讲真这是大学生活中唯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

83、简而言之,官僚气有点重。

84、也许你会说,学生会这类的组织本身就是个小社会,就是让人早点到体会到社会历练的。

85、我也认可,但在一个功利性过于强的环境里,大家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而是去巴结老师,获得自己的利益(保研、奖学金),说实话不如躺寝室里多看几本书、哪怕打几局排位赛呢~我所听过的各种社团组织里的奇葩和糟粕事,足以写一部狗血的国产青春剧了。

86、但社团也并非一无是处,你可以在这里有这样几种有趣的收获:认识很多其他学院的朋友(相信我,很重要!!)2、和老师们有更多接触,不功利的说,这对于你个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好处的3、有为数不多的可以出去见世面的机会4、最重要的一点:找到一个男/女朋友,享受一次大学的恋爱,然后别那么在意结果,经历过就好(别笑,过来人很严肃的跟你讲)这部分有我个人观点,且只对辽大,至于到底是怎样的,见仁见智,杠精请走开。

87、三、日常生活辽大的文科专业本科生普遍都在蒲河新校区,虽然地点偏僻,但胜在天辽地大,硬件各方面都超赞。

88、崇山校区是理科专业本科生、硕、博、留学生的地盘,老校区,在市内,挺有大学的学术氛围。

89、我本科在蒲河,C3宿舍237。

90、4人一寝,上床下桌,相当舒坦。

91、传说蒲河校区的宿舍楼排列是按照八卦的形状排列的,正中的那个宿舍楼前有个下沉小广场(前男友、现男友都住那),很多文娱活动都会在这里,另外也是个晒被子的好去处。

92、蒲河只有一个食堂,口味偏北方,作为北方人觉得味道相当赞,大概也是年纪小觉得啥都好吃,直到今天想起2楼的砂锅面、3楼的烀饼和韩式土豆汤还会条件反射的咽口水。

93、如果这些没法满足你,请下楼到聚餐御用餐馆——川流不息、京华肥牛、温度豆捞……蒲河的图书馆很大,藏书偏文科,想当初我也是横扫了5楼小说区的。

94、环境也不错,外面的走廊可以晨读,期末考试的时候占一块地方背书堪比抢春运车票。

95、新校区整体感官是大、新,09年大二刚谈恋爱那会,我们想找个高一点密一点的小树林都没有,谈恋爱都是在路边休息凳上接受所有夜跑同学的目光洗礼。

96、10年过去了,很多地方应该完善不少,至少树是长高了。

97、日常晚间自习可以在博文楼占个座位(悄悄说,博文楼两侧的楼梯晚上很安静,可以去那聊天的说~也许还能在墙上看见多年前谁和谁的海誓山盟)————————我是本硕分割线——————硕士阶段搬到了崇山老校区,二舍314,6人一寝,上下铺,和本科的差距,emmm,这么说吧——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用语言形容入学那天打开宿舍门时,那种日了狗的心情。

98、也没办法,后来也慢慢适应了。

99、虽然老校区的所有楼里总有股子老楼特有的味道,但胜在阳光好。

100、东北有雪的日子里,蕙星楼的教室是一个非常有滋味的存在。

101、崇山的桃李园食堂,也不提了。

102、哦对,留学生食堂的炸蘑菇倒是挺好吃,很长一段时间,是这道菜拯救了我的胃。

103、读研的时候很少去这边的图书馆,因为大多数的专业书籍还是在新校区图书馆里,所以没啥印象。

104、崇山校区我呆得短,且有一个非常恶劣的第一印象,实在客观不起来。

105、可是得承认,这里是辽大的根,几十年的底蕴都在这的一树一花中,说不好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但走在校园里会觉得很舒服、很有生活气息。

106、值得一提的是,辽大的银杏路也算是辽沈一景了,每年深秋,全沈阳的人都恨不得来着拍照发朋友圈:举着纱巾的大妈和穿着朋克的少女有很奇异的和谐感。

107、四、其他你也许会想知道的蒲河校区偏文科,女多男少,但是也别担心看不到男生,艺术学院小哥哥你值得拥有。

108、实在不行,出校门右转,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不谢!2、崇山校区当年是有国防生的(不知现在还招生不),早上和傍晚小哥哥们都会穿着迷彩服绕校园跑步,还是——挺养眼的3、蒲河校区08年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原,如今所在的正良村也从城乡结合部变成了正良CBD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4、崇山校区出门就是沈阳很有名的北行一条街,逛街购物看电影、书店网吧电脑城,四通八达5、蒲河校区文华楼旁边有个圆形的广场,站在最中间的圈里,大声说话可以听见自己的回声(别问我为啥。

109、)6、崇山校区临着崇山路的那排栅栏,靠近假山附近有个缺口,如果回来晚了可以试试(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110、)7、蒲河校区博雅楼后身有个映雪湖,夏天的时候可以去那拍照,阳光温暖,水波温柔的那种(点赞超过100,我就晒一波毕业照)8、崇山校区有很多小松鼠和流浪猫,千万别惹他们,如果被抓伤了,四院急诊狂犬疫苗了解一下吧!9、别太拿学长学姐的话当回事了,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就好~辽大算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吧,一个一腔热血想要当记者、改变世界的中二少女在这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独立生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经历也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爱情,鼓起勇气面对大人的世界。

111、我们这个学校没什么大名气,我也不是学霸,可再平凡的青春也是你最好的年华,也该有它的光芒万丈。

112、愿你有段美好的大学生活~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113、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

114、学校占地面积2190亩,校舍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5、典雅大气:具有浓浓的东欧风格,据说拥有东亚“最大校门”。

116、美味食堂:毕业之后最怀念的地方之一,辽大食堂在沈北大学城一带也算是小有名气。

117、一楼最便宜,二楼最家常,三楼最特色,加上几个私人小馆,中西餐点几乎俱全,平时吃饭、周末聚餐可以尽在校内解决,广电系的同学特意拍过一期《舌尖上的辽大》纪录片。

118、亲近自然:作为新校区,蒲河校区并不像崇山校区一般大树林立,校园绿化独具一格。

119、除了可以party、打滚、办活动的大片草地,以及几个不知有意无意堆成的“小山包”,印象最深刻的是放养在校园内的松鼠们。

120、如果你想在辽宁沈阳上大学,如果吃的好吃对你很重要,那么请选辽大新校区专业;如果生活环境对你很重要,那么请选辽大文科类,新校区生活环境还是可以的,除了学生宿舍B区供暖不咋的;如果你喜欢看课外书,请选择辽大新校区,因为那里有辽宁省第二大图书馆;如果你是单身男生,想在大学谈恋爱,请选择辽大新校区专业,那里男女比例超过1:3;如果你是单身女生,想在大学谈恋爱,请选择辽大老校区专业,那里男女比例超过3:1;如果你喜欢经济类专业,还想在北方找工作(尤其沈阳),那么辽大经济学院还不错;先吐槽,辽大能不能别总是宣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综合性大学的高帽就戴的那么舒服吗,一个大学牛逼的地方肯定是因为它的某方面强,而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性大学。

121、辽大的真正问题就在于怎么样真正去打造自己的强势学科。

122、今年是我在辽大就读的第三个年头,我是历史系的一名大三在校生,作为一名文科狗,我也毫不意外地走上了考研狗这条道路。

123、其实我是爱辽大的,因为爱所以希望看到它越来越好。

124、辽大拥有几乎是所有高校都犯的毛病,官僚主义重,或者说是形式主义。

125、整个学校的氛围不是活力向上的,有点沉闷不思进取的感觉。

126、某些管理真的是奇葩到家,为什么图书馆的阅览室不能带书进去上自习啊,图书馆抢座真的很难啊,为什么要把书包放在外面啊,我的小书包难道不该和它的主人在一起吗。

127、阅览室只能看阅览室的书,这是为什么啊。

128、这是资源的不平衡和浪费啊,自习区人满为患,阅览室空空如也,牛逼牛逼,社会社会。

129、辽大的大部分老师是喜欢讲故事的,当然也只有讲故事的时候能把昏昏欲睡的我们拉回到课堂上吧,但是为什么要重复的将你的自认为牛逼的某些经历啊,而且对每届学生都要讲,你不腻吗。

130、天天张口闭口哪个大牛是你师哥,这些我们真的不关心啊。

131、当然,还有真的兢兢业业的念ppt的老师啊,这些老师的作业怎么就那么多呢,上课时的花样怎么就那么百出呢,坐在哪里的分数还不一样,你是卖票的吗?喜欢坐在后面的学生没人权还是咋的,节节课让我们上去讲,那你干点啥呢,你不无聊吗。

132、辽大牛逼的教授,牛逼的研究全都有,但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我只会在这里呆上四年,我更关心的难道不该是这四年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吗,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牛逼不牛逼跟我有什么关系,王健林那么有钱,他是能给我花还是咋的,我们还是校友呢。

133、再重复一遍,我是爱辽大的,所以我想把我看到的不足说出来。

134、辽大的招牌是不错,但是不进步就会被比下去啊,辽大还能坐吃山空多少年呢,家里有矿吗?吐槽了这么多学校,接下来说说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怎么过其实真的取决于自己。

135、大学生活是群居生活,辽大的宿舍标间是四人寝,标准的上床下桌,不过我真诚的建议你把休息和学习分开,宿舍绝对不是学习的地方,图书馆和自习室会是你更好的选择。

136、宿舍生活需要协调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如果你不想成为特立独行的那个人,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去图书馆看书。

137、学校早晨的第一节课通常是八点半上课,一般七点起床就能来得及了,大学每学期的时候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早操活动,要求6点40就要集合签到了,这段时间会比较痛苦。

138、有人说看一所大学的学习氛围,看他们自习室就够了,辽大的自习室通常是人满为患,尤其到了期末的时候会有期末总共小分队以及考研小分队在自习室尤其到了期末的时候,会有期末小分队以及考研小分队在自习室彻夜奋战,还好我是文科生,逃过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高数以及大物。

139、有人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算完整的大学,我可求求你们了,千万不要相信这种鬼话,挂科绝对不是光荣的事,不仅会让你的时间和金钱都蒙受损失,对于有着更高追求的同学来说,比如有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或者是想申请保研资格的同学,挂科,可能会让你的未来失之交臂。

140、关于考证,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规划,但是英语四六级可以说是大学中必须要过的两门考试了,英语的学习在大学中属于公共课的一种,但英语往往也是最不能掉以轻心的一门科目,无论是工作留学还是考研,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41、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再高三的那个假期就把英语丢到北极圈去,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142、还有一点忠告,就是尽量不要让拖延症打败你,拖延症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这种症状高发于大学生群体中,多少青春因为它而蹉跎,战胜拖延症也是大学中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143、以上,最后贴几张图。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